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264章  (第2/4页)
>    虽是如此,但波才这次应当是真心服了,全然没再弄出什么幺蛾子。    而且还将杨家军的官吏都擢升到了更高的职位,让他们管理着各个关键的职务。    因此吕布判定,波才闹不出什么风浪了,这一回是心悦诚服。而在黄巾军中,依旧有众多人对波才很为信服。    所以吕布提议杨秋应允波才的加入,只因如此,能够抚慰那些历经千辛万苦迁徙至辽东郡的人。    只要上层人物没有重大变动,底层的民众方能安心。    看着吕布这份诚恳的建议,杨秋都不得不说一句奉先进步了。    都懂得政治拉拢了。    实际上,波才活着的最大价值便是安抚其他黄巾军。    毕竟倘若高层变动,下面的人定会心中忐忑,人人自危。    这对于辽东的开发极为不利,毕竟那里的主体还是迁徙过来的黄巾军。    就如同杨秋当初留着难楼的性命一般,这面旗帜竖在那里,能让下面的乌桓人安心,也能吸引更多乌桓人前来。    所以波才主动靠拢,此乃好事,只要没有原则性的差错,日后不再出现反复背叛,波才完全能够稳稳当当的加入到昭国。    不过,往后肯定需要将其调离至其他地方,不能让对方彻底在那里扎根,形成尾大不掉的势力,但当下还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